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

結核性盆腔炎

內容全出自:
<<婦產科學>>
上海中醫藥學院編
商務印書館出品


結核性盆腔炎是由結核杆菌所引起的內生殖器慢性炎症。本病大多不是原發病變,而是由其他臟器的結核病灶繼發而來。病變部位最常見的是輸卵管,其次為子宮內膜。傳染方式可能有血行傳染、直接蔓延、淋巴系統傳染和原發性感染等四種,但以前二者為主要。

本病包括在「血枯經閉」、「房勞」、「不孕」等範疇內。如<<証治准繩>>說:「勞倦所傷......失治而有發熱潮熱,盜汗咳嗽,諸証出也,謂之虛勞,又复失治而有板聚毛落,飲食不為肌膚,骨髓中熱,經閉不行,諸症出也,謂之瘵骨蒸熱。」又<<傅青主女科>>有「骨蒸夜熱不孕」之說。說明古人在當時對該病亦有一定的認識。


病因病理
一、陰虛內熱
由於久病體虛,陰液耗傷,以致沖任不足,血海空虛,經水不能按時而下;陰虛則陽亢,陽亢則五志之火內動,更耗灼陰液,其症多見五心煩熱,午後潮熱,咽干口渴。

二、氣血二虛
由於久病體虛,不能生化氣血,盈滿血海;或因吐血下血等病因,致氣血二虛,以致血海空虛。不能按時而下。

三、腎虛
素體虛弱,腎氣虧損,真陽不足,命門火衰,不能生氣行水,溫運脾胃,生化精血,充實血海,滋養胞宮、胞脈,故月事不下。

現代醫學認為結核杆菌侵入生殖道時,首先自輸卵管開始,大都由其他臟器結核病灶(主要是肺結核)經血行傳來,少數由結核性腹膜炎蔓延而來。其輸卵管粘膜被破壞,形成潰瘍性病灶,造成阻塞,管壁增厚,表面或有粟粒狀結節。子宮內膜結核大都由輸卵管直接蔓延而來,內膜出現粟粒狀結節、潰瘍及壞死組織,晚期時,內膜完全破壞而為疤痕織織所代替,以致子宮腔顯著縮小而閉經。


臨床表現
症狀:
主要多見為原發性不育,開始月經不規則,以後經量逐漸少,甚或閉經,小腹墜脹、隱痛、腰痠乏力,帶下增多。但有些患者毫無自覺症狀,在治療不育症作刮宮檢查或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時,才能明確判斷。

亦有些患者除上述症狀外,往往全身情況較差,乏力,食欲不振,伴有低熱、盜汗等症。

體徵:
基本上與一般慢性盆腔炎相似,但很少有囊性包塊捫到。


診斷及鑒別診斷
本病如無明顯的典型症狀,在診斷上存在一定困難,但必須做以下幾點檢查,以便明確診斷。

病史:如有結核史,特別對未婚婦女有慢性盆腔炎及閉經史,都應考慮到結核性盆腔炎的可能。

全身檢查及X綫肺部及胃腸道等檢查,是否有結核病灶。

子宮內膜組織病理檢查,証實有結核病變,刮宮時內膜少甚至無內膜。

盆腔平片檢查,盆腔內有無鈣化點。

輸卵管子宮碘油造影,子宮腔變形或狹窄,邊緣呈鋸齒狀,輸卵管阻塞不通、僵直。

基礎體溫測量,如呈雙相型者,說明卵巢功能正常,可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閉經。


辨証施治
一、主症分析
本病的主要症狀表現為月經不調,量少或閉經,不孕,腰痠,少腹冷痛,午後潮熱。
a) 月經不調量少或閉經不孕
久病體虛,腎氣虧損,真陽不足,不能生氣化水,溫運脾胃,生化精血,充盈氣海;腎為先天之本,今腎氣虧損,真陽不足,以致沖、任、督、帶諸脈亦隨之失調,故見月經不調,量少,甚或閉經,不孕。

b) 腰痠
腰為腎之府,腎氣虧損,故見腰痠。

c) 少腹冷痛
真陽不足,不能溫煦胞宮、胞脈,故見少腹冷痛。

d) 午後潮熱
久病體虛,陰血耗傷,陰虛則陽亢,故午後潮熱。


二、臨床分型
a) 陰虛內熱型
午後潮熱,手足心熱,顴紅,或有盜汗,口燥咽乾,尿少而黃,月經不調。舌紅無苔,脈細而數。
[治法治則]:養陰清熱
[處方用藥]:秦艽鱉甲散
方藥:秦艽3錢,鱉甲4錢,地骨皮4錢,青蒿3錢,知母3錢,柴胡3錢,當歸3~4錢,烏梅3錢
方解:方中的秦艽、鱉甲、當歸養血滋陰,退骨蒸癆熱,青蒿、烏梅斂陰。

b) 氣血二虛型
面色萎黃,乏力倦怠,飲食不佳,月經不調,量少色淡。舌質淡苔薄,脈細。
[治法治則]:益氣養血
[處方用藥]:聖癒湯
方藥:當歸3錢,黃茋3錢,党參3~4錢,川芎3錢,白芍3錢,熟地黃4錢,白朮3錢,茯苓3錢,扁豆3錢
方解:方中黃茋、党參益氣,當歸、川芎、熟地養血,加白朮、茯苓、扁豆以培補脾胃。


c) 腎虛型
少腹冷痛,腰痠腿軟,肢冷,小便清長,大便不實,月經不調或閉經不孕。舌淡苔薄,脈細無力。
[治法治則]:溫補腎陽,散寒通滯
[處方用藥]:陽和湯 或 右歸丸(湯藥/丸劑)
陽和湯方藥:熟地5錢,鹿角膠4錢,白介子2~4錢,炮姜炭1錢,麻黃1錢,肉桂2錢,甘草1錢。
方解:方中鹿角膠為血肉有情之品,生精補髓,養血助陽,熟地補血;炮姜炭助陽化瘀;肉桂溫通血脈;麻黃辛溫散寒,協助姜桂溫通十二經脈,使氣血通暢;白介子散痰破結;甘草調和諸藥。

右歸丸方藥:熟地、山藥、山茱萸、杜仲、菟絲子、制附子、肉桂、當歸、鹿角膠 
方解:方中用熟附子、肉桂、鹿角膠溫補腎陽,填精補髓;熟地、山茱萸、山藥、莬絲子、枸杞、杜仲滋陰益腎,養肝補脾,加奏溫陽益腎,填精補血,以培補腎陽。

本病伴有月經不調,量少色淡或閉經,腰腹痠痛的特徵。因此在上述的基礎可選用酌加下列幾種藥物。
補血活血化瘀:當歸、熟地、紅花、川芎、丹參、雞血藤、桃仁。
補養肝腎:杜仲、狗脊、莬絲子、复盆子、肉蓯蓉、枸杞子。
理氣止痛:延胡、香附、木香、烏藥。

根據臨床報導澤漆、黃精、夏枯草、蒲公英、金銀花等藥有抗結核的效果,另外治療肺結核有一定療效的百部、丹參、黃岑均可參考選用。


抗結核治療
鏈霉素和異烟胼同時應用。
a) 鏈霉素開始每日1g,肌肉注射,20天後改為每周2次,每天1g,至總量50g為止。
b) 異烟胼,每日3次,每日100mg,持續一年。


預防
加強體育鍛煉,重視防癆工作,並積極治療結核病。

2008年9月18日 星期四

盆腔炎

內容全出自:
<<婦產科學>>
上海中醫藥學院編
商務印書館出品


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疾病,其臨床特徵主要以發熱、腹痛,伴有帶下增多、月經不調等。婦科檢查可捫及附件增厚壓痛或腫塊,在祖國醫學中的月經不調、帶下、痛經、癥瘕、熱入血室等所敍述的病狀有相似之處。如<<女科經綸>>引陳藏器說:「月水行房,精血相射,入於任脈,留於脈中,以致小腹結病。」又如<<婦人良方>>說:「婦人月經痞塞不通,或產後餘穢未盡,因而乘風取涼,為風冷所乘,血得冷矣。」又<<傅青主女科>>說:「婦人當行經之際,腠理大開,適逄風之吹寒之襲,則肝氣為之閉塞,而經水之道亦隨之而俱閉,由是腠理經絡皆不宣,而寒熱之作,由是而起。」

本病主要是指盆腔內生殖器官的炎症性病變,包括子宮、輪卵管、卵巢、盆腔結締組織、盆腔腹膜等。其炎症可在一部分或幾部分同時發生,故統稱「盆腔炎」。


病因病機
1) 導致本病原因很多,多因風熱或濕熱之邪內侵,客於胞宮胞絡,留滯於沖、任、帶三脈之間,使氣血凝滯、阻塞不通導致,如餘邪未盡宿瘀潛留,日久不癒,更使氣滯血瘀,內結癥瘕,或導致沖、任、帶三脈的功能失常。

2) 因產時接生、流產或婦科手術等消毒不嚴或不注意四期衛生,致病菌(主要是葡萄球菌,鏈球菌、大腸杆菌等)侵入內生殖器官,致局部發生炎症病變,如沖血、水腫、粘連,甚至化膿而成為膿腫,膿液裏的膿細胞被吸收後可成為囊腫。


臨床表現
症狀:發熱或低熱起伏,下腹疼痛,壓痛明顯,分泌物增多,色黃如膿性或血性粘稠穢臭,日久不癒時可有下腹墜脹痛,在經期或勞累時更甚,或伴有月經不調或痛經不孕。

盆腔檢查:宮頸舉痛,或宮體活動欠佳,一側或兩側附件增厚,有明顯壓痛或捫及腫塊。

實驗室檢查:血象白細胞增多,中性增加,血沉加快。


診斷與鑒別診斷
根據病史及症狀和體徵表現,診斷一般不難,但本病與宮外孕、急性闌尾炎、卵巢囊腫扭轉等有許多相似的症狀,應加以鑒別。(見宮外孕)


辨証
主証分析:本病的主要症狀為發熱惡寒,下腹疼痛,帶多色黃,內結癥瘕、不孕。

一、發熱惡寒
沖脈、任脈皆起於胞中,隸於陽明,屬於帶脈,由於風熱濕濁之邪客於胞宮胞絡,氣血不調,榮衛不和,邪正分爭,故令發熱惡寒。

二、下腹疼痛
沖任宿瘀潛留或外邪客於胞宮、胞絡鬱積沖任、帶三脈之間,氣血凝滯,脈絡受阻,不通則痛,故見下腹疼痛或拒按

三、帶多色黃
濕熱之邪蘊留於帶脈,以致帶脈失司,遂成帶多色黃。

四、內結癥瘕不孕
濕熱之邪蘊留於胞宮、胞絡、沖、任、帶之間,瘀久不化而積為癥瘕,由於癥瘕內聚,氣機不暢,經絡受阻,亦可導致沖、任、帶諸脈功能失常,故令不孕。


臨床分期
根據其發病過程可分為發熱期和瘕瘕期兩種。

一、發熱期
本期主要由於急性感染或由慢性轉急性發作而來。表現為發熱惡寒或不惡寒,無汗或微汗,下腹痛,拒按,甚則全腹壓痛,反跳痛,帶下黃白或膿性或血性粘稠,臭味,小,大便秘、或溏,惡心,胃口不好,舌紅,苔黃膩或黃燥,脈弦或滑數。婦科檢查時,子宮頸舉痛,兩側附件都有明顯的壓痛或捫及炎塊。

二、癥瘕期
本期主要由於發熱未能及時治療或處理不當拖延而成,高熱雖基本控制,但有時低熱仍有起伏,下腹疼痛墜脹,在經期及勞累後加劇。帶多色黃,腰骶痠楚,或月經不調,痛經不孕,舌質紅,苔薄黃。盆腔檢查:宮體活動欠佳,兩側或一側附件增厚,或捫及壓痛的腫塊。


治療
一、發熱期
1) 中藥治療
[辨証施治]: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
[處方用藥]:銀翹紅醬解毒湯 
方藥:銀花1襾,連翹1襾,紅藤1襾,敗醬草1襾,丹皮3錢,山梔子4錢,赤芍4錢,桃仁、苡仁各4錢,延胡索3錢,炙乳香炙沒藥各錢半至3錢,川楝子3錢。

方解:方用銀花、連翹、紅藤、敗醬草、苡仁清熱解毒,利濕排膿;山梔、丹皮、赤芍涼血活血清熱;川楝子、延胡索理氣止痛;桃仁、乳香、沒藥化瘀消結。

加減:
a) 高熱而兼表証者,加荊芥、防風各錢半至三錢,薄荷1錢
b) 便溏熱臭者加葛根、黃芩各3錢,黃連1錢
c) 便秘者加大黃、元明粉(沖)各3錢
d) 腹脹氣滯者加木香1錢,香附4錢
e) 熱毒甚者加蒲公英、紫花地丁各一襾
f) 帶多者加黃柏3錢、椿根皮4錢
g) 有血性分秘者加益母草5錢

服法:每日2劑,每劑*二汁,隔4~6小時服一次。

*什麼叫二汁:
中药要煎两次,分取头汁和二汁。煎煮两次,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可达到70%~80%。煎煮时要控制好火候,中药浸渍后开始煎煮,一般先用旺火,煮沸后改用文火(较小火力),使其保持微沸状态达一定时间,同时中间要搅拌数次,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。

2) 抗菌素治療
青霉素、鏈霉素肌肉注射;或四環素口服;或四環素1g加入5%葡萄糖1000ml內靜脈滴注。

3) 一般療法
-卧床休息
-適當補液


二、癥瘕期
1) 中藥療法
[辨証施治]:破瘀理氣,清化濕熱
[處方用藥]:棱莪消積湯
方藥:三棱、莪朮、丹參、赤芍、延胡索、丹皮各3錢,桃仁4~5錢,苡仁4~5錢,紅藤、敗醬草各1襾。

方解:方用三棱、莪朮、桃仁破瘀散結;丹參、赤芍、延胡索活血散瘀、理氣止痛;丹皮、苡仁、紅藤、敗醬草清熱利濕。

加減:
a) 檢查包塊大而腹痛甚者,加乳香、沒藥各錢半
b) 腹脹明顯者加木香1錢,川楝子4錢,香附4錢
c) 胸悶胃口不佳者加川朴、陳皮、建曲各3錢
d) 便秘者加積殼、大黃各3錢
e) 腰痠痛者加川斷、桑寄生、狗脊各3錢
f) 帶多者加黃柏3錢,烏賊骨4錢
g) 氣虛者加黨參、白朮、茯苓各3錢
h) 血虛者加當歸3錢,川芎2錢,生地4錢

服法:根據病情進展情況,每日可給1~2劑,每劑二汁,每4~8小時服一次。

2) 外治法
a) 大號珍寶膏一張,加丁桂散1錢,敷腹痛處。

b) 紅藤湯保留灌腸方:紅藤、敗醬草、蒲公英、鴨跖草、紫花地丁各8錢~1襾;有炎塊形成,或附件增厚明顯者加用三棱、莪朮、桃仁各3錢;腹痛較重者加延胡索、香附各3~4錢;腹內發冷厲害者加附子3錢。將上藥煎湯至100ml後,用於灌腸。用5號導尿管,插入肛門14cm以上,在20分鐘內灌完,灌完後卧床30分鐘。

c) 中藥九兩熱敷方
蘇木、姜活、花椒、獨活、千年健、鉆地楓、白芷各6襾,烏頭2襾,防風、歸尾、五茄皮各8襾,艾葉、透骨草各1斤,上藥共研粗末,每包九襾。
用法:薄布包好,隔水蒸熱,敷在下腹部,每日2包。(每包可用5~7天,待蒸到無藥味為止)

3) 針刺療法
三陰交、關元、歸來、中極、腎俞、八窌穴,每次任選2~3穴,中刺激,隔日1次。
穴位注射:复方當歸注射液,八窌穴注射,每次任選1~2穴,交替注射,隔日1次。

4) 西藥治療
有低熱起伏或急性或亞急性發作時,可適當應用抗菌素。
組織增厚粘連者,可用α-糜蛋白酶,或透明質酸酶5mg加生理鹽水2ml,肌肉注射,隔日1次或每周2次。

5) 物理治療
超短波治療,每天1次,十次為1療程。

6) 手朮療法
如有盆腔膿腫形成者,可考慮手朮切除膿腫,或後穹窿切開引流。腫塊較大症狀明顯,或有多次急性發作,治療無效亦可考慮手術切除。

子宮頸炎

內容全出自:
<<婦產科學>>
上海中醫藥學院
編商務印書館出品


子宮頸炎是指子宮頸的急、慢性炎症病變。慢性子宮頸炎是婦科中最常見疾病,一般多見於經產婦。由於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,是誘發宮頸癌的重要因素之一,因此,對本病應引起重視。祖國醫學「帶下」門中有類似症狀叙述。如張潔古說:「緣任經脈虛,結熱滯於帶脈,故臍下痛,陰中綿綿而下。」又<<女科經綸>>引娄全善說:「有家之婦,陰陽過多,即傷胞落,風邪乘虛而入,胞絡觸冷,遂成穢液與血水相混而下也」。


病因病理
一、濕熱
由於脾虛濕盛,鬱久化熱,變為濕熱;或由肝鬱化火,變為濕熱之氣下滲任、帶二脈,而為濕熱帶下。

二、腎虛
由於產育過多,房勞過度,胞略所傷腎氣受損,影響任、帶二脈功能失調而導致本病。

現代醫學認為子宮頸蓋有複層鱗狀上皮細胞,對感染有相當的抵抗力,所以它是抵禦陰道內病原體侵入子宮的重要柵欄,但是它本身卻經常受到物理的、化學的、生物的(包括各種病原體)等因素的影響和侵襲,上皮脫落引起感染,而導致子宮頸炎。


臨床表現
子宮頸炎有急、慢兩種:

一、急性子宮頸炎
在臨床上較少見,大都由於產後或子宮頸損傷後感染所致。帶多黃色如膿臭味,或小腹墜脹,腰背痠痛,低熱。查查時可見到子宮項充血水腫,炎症嚴重時,可出現子宮頸表面組織壞死和潰瘍。

二、慢性子宮頸炎
往往是由急性感染後的繼續,亦可能無急性階段,一發現就為慢性。主要為帶下增多呈黃白或赤白相兼,偶有腰背痠痛,但大多數患者除帶多外,一般無自覺症狀,亦不影響生育和勞動。陰道檢查時,可有以下幾種不同表現。

a) 子宮頸糜爛
因炎症使子宮頸複層鱗狀上皮脫落,被子宮頸管的柱狀上皮向外生長而形成。由於柱狀上皮薄而透明,皮下毛細血管易顯露,所以呈現鮮紅色。根據糜爛的程度不同,可分為以下三型:

-單純型,圍繞子宮頸外口,呈鮮紅一片,表面稍充血,但仍較光滑。
-濾泡型,糜爛面呈顆粒狀突起、充血,色鮮紅,可有觸血。
-乳頭型,比濾泡型更嚴重,間質組織增生,糜爛面呈凹凸不平,如乳頭樣突起,因組織脆弱,所以亦易於出血。

b) 子宮頸息肉
因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,子宮頸粘膜增生,自頸管內向子宮頸口突出而成單個或多個息肉質軟脆弱易出血。

c) 子宮頸肥大
因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,子宮頸組織可能有充血水腫,炎症細胞浸潤及結締組織增生,使子宮頸肥大。

d) 子宮頸囊腫 (納氏小囊)
在慢性宮頸炎時, 子宮頸腺體及其周圍組織都發生增生,腺管開口被封閉,而腺體內的分秘物不能外流而瀦塞在內,因此形成大小不同的囊形腫物,稱宮頸囊腫。在窺查時,見到子宮頸表面大小不同的透亮的白色或黃色的凸出物即是,上皮較光滑。


診斷與鑒別診斷
必須與宮頸癌相鑒別,特別是乳頭型或濾泡型的糜爛,在肉眼觀察下,往往不易與宮頸癌相鑒別,必須作防癌塗片或活組織切片檢查,以明確診斷。


辨症施治
一、急性子宮頸炎
內治法:清熱解毒利濕
方藥:
1) 止帶方加味
[方藥]:豬苓3錢,茯苓3錢,車前子4錢,澤瀉3錢,茵陳3錢,赤芍3錢,丹皮3錢,黃柏3錢,山梔子3錢,牛膝4錢。再加蒲公英5錢,紫花地丁5錢,紅籐5錢,敗醬草5錢。
[功效]:增強其清熱解毒之力

2) 抗炎靈
劑量:一日3~4次,每日


外治法:
1) 紫花地丁、野菊花、半枝蓮、黃柏各5錢至1襾,煎湯燻洗陰部每日1次,本方亦可作內服。
2) 一見喜油膏10%塗敷子宮頸部,每日1次,10次為一療程。(上海第一醫學院婦產科醫院)


抗菌素治療
1) 青霉素,鏈霉素肌肉注射。或四環素口服。
2) 局部用氯霉素250mg,加魚肝油30ml,塗敷。


其他
1) 禁止性交及陰道沖洗等局部刺激。


二、慢性子宮頸炎
外治藥物
1) 蛤粉1襾,黃丹、雄黃各5錢,乳香、沒藥、兒茶各1錢,硼砂5分,硇砂2分,薄荷2分,研細末加入適量三黃粉(黃連、黃芩、黃柏等分研細末),每次1~2次,香油調敷,每周2~3次,用以治療乳頭型子宮頸炎(重慶醫院試用教材)。

2) 蛤粉、鐘乳石各1襾,黃丹、雄黃、龜板各5錢,乳香、沒藥各2錢,薄荷3錢,研細末,視炎症輕重加入適量三黃粉,每次1~2錢,香油調敷,每周2~3次,用以治療濾泡型子宮頸炎(重慶醫院試用教材)。

3) 宮頸炎散
青黛3錢,青果核2錢,月石2襾,爈甘石3襾,人中白3襾,黃柏8錢,西瓜霜1襾,甘草1襾,石膏5襾,冰片3分,黃連3分,硼沙3分,上藥共研細末。
[用法]:先清洗子宮頸口,將藥粉噴於宮頸糜爛處,間日或每日1次,10次為一療程,治療期禁性生活。

4) 20~30%硝酸銀液或重鉻酸溶液,塗糜爛面,每月1次,下次月經後复查,如有未癒部分,可第二次塗藥。
[用法]:清潔子宮頸口,將棉花粉蘸取藥液,塗在糜爛處,月經乾淨後二天開始,不可在經前用藥。二藥均有腐蝕作用,塗藥時不可沾及陰道壁,灼傷正常組織,因此在塗藥前,子宮頸周圍用紗布墊好保護。塗藥範圍,包括子宮頸管及整個糜爛面,尤其是糜爛面與正常宮頸粘膜的交界處,塗藥後,再用棉花棒蘸取生理鹽水在塗藥的腐蝕面上清洗一下。然後取出墊好的紗布。
由於局部組織壞死脫落,因此上藥後白帶比原來要增多。在塗藥治療期間,禁止性生活。


物理療法
電灼是燒毀炎性組織或炎性組織蛋白凝固後脫落,以促進上皮新生,適用於子宮頸重度糜爛,子宮頸肥大,納氏子囊等。

此法必須在經淨後3~7天內進行,一般夏天不做,以免引起較多出血和感染,盆腔炎患者及有出血傾向者不做。手術後注意外陰清潔,禁止性交和盆浴1~2個月。因組織的壞死和脫落,赤白帶可暫時多一些,這是正常現象。如出血多可用一般止血藥物。


手術治療
1) 有子宮頸息肉者,必須行息肉切摘除術,並送病理切片檢查。
2) 對重度子宮頸糜爛或已行過電灼療法無效時,可作宮頸錐型截除術,並送病理切片檢查,排除惡性變。

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

老年性陰道炎


內容全出自:
<<婦產科學>>
上海中醫藥學院編
商務印書館出品

老年性陰道炎根據其臨床表現,可包括在「帶下」範疇內。本病主要發生在絕經期後的老年婦女,但兩側卵巢截除後的婦女,亦能患此病。


病因病理
1) 肝腎不足
由於年老體衰或久病體虛,肝腎不足,沖任衰退,帶脈失固所致。

2) 濕熱下注
感受濕熱之邪,下注於帶脈而成。

現代醫學認為由於絕經期後卵巢功能衰退,卵泡素驟減,陰道表皮細胞萎縮,陰道壁變薄,陰道酸度減低,抵抗力減弱,容易感染其他細菌而引起炎症。


臨床表現
1) 帶下增多,色黃如膿狀,或赤白相兼質稠穢臭,陰部或陰道有灼痛等不適。有時可伴有頭暈目眩、耳鳴心悸、心煩易怒,舌質紅。
2) 婦科檢查可見陰道皺壁少,粘膜紅有小點狀出血點或潰瘍面。


診斷及鑒別診斷
1) 絕經期後老年婦女或兩側卵巢截除後的患者見有上述臨床表現。

2) 本病須與滴蟲性陰道炎霉菌性陰道炎相鑒別。(click)

辨証施治
一、肝腎不足帶下
腎為天之本,奇經八脈皆屬腎,腎虛則八脈俱虛,沖任衰退,帶脈不固;陰部為肝經所過,肝陰不足則肝陽偏亢。虛火熾灼,下注於陰部,故令陰部灼熱痛,帶多色赤。

[治療法則]:補益肝腎,佐以帶下

[處方用藥]:知柏地黃湯<<醫宗金鑒>>加味

方藥:生地黃4錢,山藥、山萸肉、澤瀉、丹皮、茯苓、知母、黃柏各3錢,煅牡蠣1襾,蓮鬚、芡實各4錢。


二、濕熱下注帶下
帶多色黃如膿,穢臭,胸脘不適,胃納欠佳,舌苔黃膩,脈滑數。

[治療法則]:清熱解毒利濕

[處方用藥]:止帶方加味

方藥:豬苓3錢,茯苓3錢,車前子4錢,澤瀉3錢,茵陳3錢,赤芍3錢,丹皮3錢,黃柏3錢,山梔子3錢,牛膝4錢。再加銀花、連翹、蕺菜各3錢。


外治法
1) 野菊花、紫花地丁、半枝蓮、蛇床子各1襾,苦參5錢煎湯先燻後洗,每天1~2次,10天為一療程。(驗方)

2) 先用0.5%酯酸或1%乳酸沖洗陰道後,塗黃蓮膏於陰道壁,一天1次,10天為一療程。
黃蓮膏製法:
黃連、黃柏、歸尾、片姜黃各1錢半,生地6錢,香油6襾,黃蜡1襾。以香油浸藥2天,文火熬枯去渣,再煎入蜡成膏。

3) 蛋黃油塗於陰道壁,用法同上。
蛋黃油製法:
煮熟蛋黃3~4個,放入鍋內用文火煎熬,炸枯去渣存油備用。

4) 乙菧酚0.5mg,每晚塞陰道,10天為一療程。

5) 如有潰瘍者,用乙菧酚5mg加魚肝油30ml或氯霉素250mg加魚肝油30ml,塗陰道壁,每天1~2次,10天為一療程。或用呋乙片(含呋喃西林50mg,乙菧酚0.25mg),用法同前。

6) 必要時可用口服乙菧酚0.5mg,每天1次,1~2周為一療程。

霉菌性陰道炎

內容全出自:
<<婦產科學>>
上海中醫藥學院編
商務印書館出品



霉菌性陰道炎在祖國醫學中比較接近於「陰癢」與「帶下」。它的發病率又僅次於滴蟲性陰道炎,傳染方式同滴蟲性陰道炎。


病因病理
本病是因肝經鬱熱、脾弱濕盛,或濕毒內侵或蟲蝕等原因所引起。

現代醫學認為感染白色念珠菌,寄生在陰道內,每當陰道糖原增多或其他適合的環境下,就迅速繁殖生長引起炎症。孕婦和糖尿病患者尿中有糖,適合於念珠菌的生長,易患此病。


臨床表現
外陰搔癢,有時因外陰皮膚抓破引起潰瘍而疼痛。白帶增多,白色稠厚,呈豆腐渣樣。有時陰道壁覆蓋一層白膜狀分泌物,擦熱後可見到粘膜充血。


診斷與鑒別診斷
1) 上述臨床表現可作初步依據
2) 陰道分泌物中可找到白色念珠菌. 檢查方法與滴蟲性陰道炎相同.
3) 本病須與滴蟲性陰道炎 及 老年性陰道炎作鑒別.


治療
1) 可選用治療「陰癢」與「滴蟲性陰道炎」用燻洗方。

2) 如炎症嚴重,伴有全身症狀者,可參照「陰癢及帶下」進行辨証施治。

3) 淡豆豉粉二錢裝膠囊,塞入陰道深處,隔日1次,3次為一療程,末次用藥後48小時作陰道沖洗(<<婦產科急症>>)

4) 用3%硼酸水或4%蘇打水沖洗陰道,一天1~2次,沖洗後用1%龍膽紫溶液塗陰道壁,每天1次,10天為一療程。

5) 制霉菌素5萬單位,每晚塞陰道深處,10天為一療程,或制霉菌素50萬單位溶於魚肝油30ml, 塗陰道壁, 每天1~2次, 10天為一療程。

2008年7月9日 星期三

滴蟲性陰道炎


內容全出自:
<<婦產科學>>
上海中醫藥學院編
商務印書館出品


滴蟲性陰道炎是婦科中常見疾病之一, 包括在陰癢與帶下的範疇內. 它的發病率, 以城市、工廈集居的居民比農村散居的居民為高. 傳染方式是通過公共廁所、公共浴室、腳盆腳布、游泳池、性交或消毒不嚴的醫療器械等作媒介或主要途徑.


病因病理
1) 多因忽視衛生, 感染病蟲所致
即所謂臟虛蟲蝕陰中, 蟲蝕作癢, 如<<女科經論>>引陳良甫說:「婦人作癢, 是蟲蝕所為, 三蟲在腸胃之間, 因臟虛, 三蟲作癢, 蝕於陰內, 其蟲作熱 微則為癢, 重者乃痛也」.

2) 脾虚生濕
由於脾虚生濕,郁久化熱, 濕熱生蟲所致, 如<<濟陰綱目>>說:「陰中生蟲螶, 如小蛆者, 乃濕熱甚而心氣又郁, 氣血凝滯而生」.

3) 肝經郁熱
陰部為足厥陰肝經之分, 是因懮思鬱怒, 肝經鬱熱注於下焦而成. 而<<濟陰網目>>說:「婦人陰中悶癢, 小便赤濇, 此鬱怒傷肝脾所致.」

現代醫學認為主要是由陰道毛滴蟲所感染, 在陰道內生長繁殖所引起的炎症.



臨床表現
外陰搔癢, 分泌增多, 呈乳白泡沫狀, 質稀薄, 當炎症嚴重時,伴有赤帶. 陰道粘膜充血, 或可見到散在的紅色斑點.


實驗室檢查
用棉花簽從陰道內取少量分泌放入盛有約1毫升溫生理鹽水的玻璃試管內, 再試管內取一滴溶液放在玻璃片上. 在顯微鏡下能見到活動的陰道毛滴蟲

陰道毛滴蟲 (網路圖片)

治療
一、內治法
本病應著重局部外治為主, 如炎症嚴重時, 結合症狀表現, 進行辨症施治, 可參考陰癢及帶下章節.

二、外治法
1) 蛇床子散蛇床子、花椒、明矾、百部、苦參各5錢乘熱先燻後洗,每日早晚各1次,10次為1療程。

2) 塌癢湯<<瘍醫大全>>陳鶴虱1襾,苦參、威靈仙、當歸尾、蛇床子、狼毒各5錢。用清水十數碗,熬滾,濾清,貯盆內,乘熱先燻後洗。臨洗前加豬膽汁二個更佳。用法如上述,10次為1療程。

3) 大蒜頭數個煎湯薰洗<<中醫婦科學講義>>大蒜有止癢殺蟲之效,用法如上述,10次為一療程。

4) 黃柏或黃連5錢加水300ml, 煎至100ml, 用帶綫棉球浸藥液後, 塞陰道, 12小時後自行取出, 每日1次, 10次為1療程, (上海第一醫院婦產科醫院)

5) 鴉膽子20個去皮, 用水1杯, 煎到半杯, 待涼, 用帶線棉球浸藥液, 塞陰道深處, 隔8~10小時取出, 每天1次, 10次為1療程.


三、西醫治療
1) 可用0.5~1%醋酸或乳酸液沖洗陰道, 每天1次.

2) 滴維淨1片塞陰道深處, 每晚1次, 10次為1療程.

3) 滅滴靈200mg, 內服, 每日3次, 7天為1療程, 可適用於久治不癒的患者或未婚婦女. 此藥亦可作道塞藥用, 特別對頑固性患者口服和外服並用.

4) 如繼發感染嚴重者可用金霉素250mg加葡萄糖粉或乳酸2g, 用糯米紙包好, 塞陰道深處, 每天1次, 5次為1療程.

5) 遇老年人或閉經患者除上述治療外, 同時給乙菧酚0.5~1mg, 每晚塞陰道, 以幫助陰道上皮細胞的生長和增加其抵抗力.

6) 未婚婦女可選以上一種藥物(片劑可溶解於蒸餾水中)用導尿管作陰道沖洗.


注意
1) 外陰搔癢者, 切勿用開水燙洗, 以避免外陰燙傷發生潰瘍.

2) 月經期間, 停止用藥

3) 治療期間, 避免性交. 每天換內褲, 並用開水泡洗曬乾.

4) 本病在月經期最易复發, 所以在經淨後應复查, 即使找不到滴蟲, 也應再用藥5~10天, 以鞏固療效. 連續3個月皆為陰性者為治癒.

5) 對經常复發的患者, 最好要檢查其男方有無滴蟲, 如有的話, 要同時給予治療.

2008年7月8日 星期二

陰道炎 (概述)

內容全出自:
<<婦產科學>>
上海中醫藥學院編
商務印書館出品


陰道炎和肛門、尿道口相鄰近, 很容易被病菌所侵入, 但是在正常情況下, 陰道表面為多層鱗狀上皮細胞所覆蓋, 抵抗力較強, 加上陰道分泌物呈酸性, 所以對一般的化膿菌不易繁殖而引起發炎. 當陰道分泌物酸度改變, 或被原蟲或其他致病菌侵入時, 就可引起發炎. 常見的有滴蟲性陰道炎、霉菌性陰道炎、老年性陰道炎三種.